自己执生
在粤语中,“自己执生”有两层含义:其一是靠自己收拾残局。其二是靠自己解决生存问题。
在新冠疫情亘久持续的情况下,很多小微企业是生存困难的。虽然各级政府出台了大量纾难解困的政策措施,但毕竟困难企业太多,不能苛求政府。
如果在民间层面求助,通常面对的是三种人:第一种人是想帮你而无能力帮,第二种人是能帮你而不会帮,第三种人是想帮你而又有能力帮。
遗憾的是,第一、二种人占了绝大多数,第三种人是凤毛麟角。
所以,还是不能“等靠要”,需要自己执生。首先是要调整思路,牢记毛主席当年发给准备突围的中原野战军的电报精髓——“生存第一”!无论是什么宏伟规划,都要暂时放在一边,先解决生存问题,然后才能求发展。这不是生存与发展可以两者兼顾的时候,真的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这个仗就没有办法打了。
其次是,开源节流,开不了源就要节流。在正常情况下,开源重于节流,不怕有沉没成本。但在特殊情况下,节流重于开源,因为不能有沉没成本。如同战场上的伤员,尽力控制住出血点,少流血就有可能挺到获得救治那一刻。
再次是,要高度重视和关注现金流问题。企业亏损不可怕,可怕的是现金流断流。
短期补充现金流的途径无非是三条:一是股东增资。二是贷(借)款。三是做一些有即时现金流的业务。
从目前的普遍情况下,股东增资不太现实,因为“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贷(借)款也很难,因为“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
也没有什么可怨艾的,人家如果想帮你,会有一百个理由;如果不想帮你,也会有一百个理由。
不过,也不妨试试求助一翻,姑且当作是一次检测。毕竟是“得意时,人识你;失意时,你识人。”
当然,最靠谱的还是做一些有即时现金流的业务,只要不是违法违纪的事情,都可以尝试。
希望广大小微企业都能度过难关,自己执生!
作者同期发表另一篇文章:
微信朋友圈“周末絮语”之《该忘则忘 该忙则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