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现在是互联网加自媒体时代,真真假假的信息满天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对于每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提高辨别真假的能力,别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不过,面对信息轰炸,特别是有组织的新闻造假,确实也容易上当受骗。著名的新闻界前辈约瑟夫·普利策曾经说过:“一个玩世不恭、唯利是图、蛊惑人心、腐败的新闻界,到时候也会制造出和自己一样的人民。”
唯利是图的西方新闻界,需要制造热点新闻搏取眼球。有一个在2006年发表的报告,调查人员从某一天的谷歌新闻中总共收集到了大约14000个头条新闻故事,但通过深入分析发现,所有这些新闻的故事原本都源于那一天的区区24个新闻事件。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曾多次抨击《纽约时报》是《纽约假新闻时报》(Fake News New York Times)。
其实,有组织的新闻造假,美国政府才是当之无愧的祖师爷。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曾大言不惭地说:“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这才是美国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
美国美利坚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戈登·亚当斯则在新闻网站“对话”上公开抨击:“隐瞒、欺骗和明目张胆的谎言,这是数十年来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标志。”
德国作家吕德斯在其所著的《伪圣美国》中揭露,美国政府非常擅于通过选择和歪曲事实、刻意窄化新闻来源、极化人们的判断,达到混淆是非、影响公众判断的目的。
有一个臭名昭著的事件: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之前,为了渲染美国出兵是正义之举,美国五角大楼耗资1200万美元委托一家公关公司策划了一个“媒体战略”。
这家公司收下巨额“公关费”后,只是草草找了几个科威特流亡者,让他们讲述一系列编造好的虚假故事,其中7名证人就有5人使用了假名字,分别讲述了关于伊拉克军队在科威特进行强奸和实施酷刑的暴行。
整个宣传活动的高潮,是一个15岁的科威特女孩描述亲眼目睹伊拉克军人把早产婴儿从医院的保温箱里拉出来扔到了地上。很久以后,这个丑闻被彻底揭穿了,15岁女孩其实是科威特驻华盛顿特区大使的女儿,所有“亲历者”故事都是凭空编造的。
至于2003年第二次海湾战争之前,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大会上拿着一管“洗衣粉”,作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生化武器的“铁证”,这个造谣水平就更是登峰造极了。
据全球知名公关咨询公司爱德曼发布的2022年全球信任度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仅为39%,接近1958年以来历史低点。
而令人费解的是,对于老美“满纸荒唐言”的舆论宣传,国内居然有那么多人盲目相信。奉劝这些人还是醒醒吧,真的是别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作者同期发表另一篇文章:
微信朋友圈“周末絮语”之《买单与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