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谈以实力为后盾
善良的人们都不希望有战争,而一旦战火燃烧,又都希望尽快能通过和平谈判,化干戈为玉帛,避免生灵涂炭。
然而,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实现和谈并不容易,因为和谈是以实力为后盾的。
而实力强的一方,往往不愿意通过和谈停战休兵。因为,“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不可能得到。”
解放战争爆发前的重庆谈判,国民党在实力上占有绝对优势,所以对和谈没有诚意。
当时解放区人口达到1亿多,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4。所以,中共按省级政府主要负责人的1/6、副职的1/10以下提出方案,应该说不是过高要求。但是,国民党没有认可。只允许共产党人参加政府,各解放区官员都需要国民党审核同意才能继续留任。
更过分的是,要安排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去当新疆省省长,连个副国级都不给。
蒋介石很清楚,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共高层不会接受国民党提出的苛刻条件。因此,内战爆发也就不可避免。
解放战争后期的北平谈判,则是在实力上占有绝对优势的中共让国民党难受了。中共提出的和谈八项条件,其中第一条就是“惩办战争罪犯”,而蒋介石赫然名列第一位,宋美龄则名列第二十八名。谁都清楚,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高层不会接受共产党提出的严苛条件。
其实,有很多事情都是没法谈的。曾经有位中国外交大员,主张“和平经”,并在某场讲座上,批判宣扬“卫国战争论”的鹰派将军罗援犯了违背时代的错误。
罗援将军回应:你说所有争端都应以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但我们在南海夺回来的岛礁,有哪个是通过谈判给谈回来的?从历史看,一战后的泛和平主义、清朝的主和派制止了战争吗?
这位外交大员自然是理屈词穷,无以为对。
俄乌战争打打谈谈、谈谈打打,谈了几轮都谈不拢,后来干脆不谈了。主要原因是双方都认为自己有能力把对方打败。
俄军现已控制乌东多个州,并开展实质性的管治工作,如办理当地居民加入俄罗斯籍,有序复工复学等。其长期占领的战略企图十分明显,也可能是“入俄”,也可能是“独立”,甚至“高度自治”,其实都是换汤不换药,万变不离其宗。
所以,俄方谈判的价码越来越高,与当初宣布实行“特别军事行动”时提出的乌克兰“去两化”、保持中立,承认两国独立等,已有升级版,确实已非“昔日吴下阿蒙”。
乌克兰政府则认为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支持,能够和俄罗斯耗下去,甚至在7月份发起大反攻,打入俄罗斯本土。
在这种博弈情况下,战火自然难以熄灭。
老谋深算的基辛格则要求乌克兰以领土换和平,他暗示俄罗斯不会在这场俄乌冲突中接受失败,也不会失败。西方最好慢慢接受俄乌冲突失败的结局。
至于谁能笑到最后,而谁要屈辱地签订城下之盟,归根到底还是要看谁的实力更强,人们不妨拭目以待。
作者同期发表另一篇文章:
微信朋友圈“周末絮语”之《绝处如何可逢生》。